“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是新疆伊寧縣愉群翁回族鄉托乎其于孜村裁縫谷旭梅的QQ簽名,三十年來,這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一直遵循著自己對快樂的理解,受她幫助過的各族婦女達300余人,大家都親切地叫她“谷大姐”“谷師傅”“古麗”……
作為一名農村基層黨員,她先后榮獲“優秀共產黨員”“民族團結模范”“感動杏鄉人物”等榮譽稱號;2012年被評為“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好人;今年春節前,作為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唯一代表受邀參加了“愛是你我”2013年自治區網絡春晚。
課堂上的“古麗”
2月中旬,在伊寧縣冬季勞動力大培訓課堂上,記者第一次見到谷旭梅,她正用一口流利的維吾爾語為40多名學員授課。
當天授課內容為“男式襯衣的裁剪方法”,學員們聽得認真,谷旭梅講得投入?,F場聽課的學員是伊寧縣多浪農場二隊的婦女,以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為主,她們是伊寧縣自2010年開展勞動力大培訓以來,谷旭梅帶的第三批學員。講臺上放著一些做工精細的薰衣草枕頭套、校服,細聊才知都是學員們做的。
學員米尼古麗是位家庭婦女,來班里學習不到兩個月,已經開始為家里創收了。“制作一個薰衣草枕套能掙1元5角到2元錢的手工費。”米尼古麗說,按照現在的水平自己一天能做三四十個,如果每天都有活干,一個月下來至少也有1500元的收入,有了一技之長感覺生活特別充實。
為了提高學員學習積極性,只要能做一些薰衣草枕套等小物件的學員,谷旭梅都給她們計件付費,而利潤則分文不取,全部按廠家定制時的價錢兌現給學員。
學員們都親切地喊她“古麗”。學員瑪依努爾說,“古麗”在維吾爾語里是花的意思,她覺得谷老師就是最漂亮的那朵花。
小裁縫樂于助人
谷旭梅在愉群翁回族鄉托乎其于孜村出生長大。當年,父親一頭挑著谷旭梅的大姐,一頭挑著一些簡單的家什來到了托乎其于孜村。該村村民像親人一樣熱情地接納了他們,不僅張羅住處,還給他們送來食物。谷旭梅回憶,小時候父母對她說的最多的就是,人活一世,最重要是懂得感恩。農忙時節,父母也會給鄰居幫工,有著一手好縫紉技術的母親,常常為村里有需要的人義務縫補衣物。父母的言傳身教,使感恩的種子埋在了谷旭梅幼小的心里。
1982年高考落榜后,谷旭梅買了一本服裝裁剪書,跟隨媽媽做起了小裁縫。
托乎其于孜村是個多民族聚居的村落,除漢族外,村里還有許多維吾爾、回和東鄉族農戶,各民族和睦相處,關系十分融洽,谷旭梅從小就能說一口純正的維吾爾語。最初學裁縫,谷旭梅的想法就是有了技術可以幫助別人,不到半年時間,谷旭梅就免費為左鄰右舍加工衣服了,縫紉技藝也越來越精湛。
1985年,谷旭梅租了一間臨街房屋,開起了裁縫店。從一開始,她就承諾免費收徒,她知道,來學裁縫的都是家庭困難的人,10個、50個、100個…… 想學裁縫的人從四面八方慕名而來,谷旭梅總是熱情地接納他們。那些年,谷旭梅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了小店里,白天教徒弟,晚上又忙著趕制顧客的服裝。
帶出300多名徒弟
谷旭梅的第一個徒弟是同村的回族姑娘哈甫賽。在谷旭梅的精心培養下,哈甫賽很快掌握了裁縫技能,先后在伊寧縣莫洛托乎提于孜鄉、曲魯海鄉開起了縫紉店。在師傅的影響下,哈甫賽也開始幫助有困難的各族婦女。如今,她已成為一家干洗店的老板,還教出了近百名徒弟。
哈薩克族徒弟加娜爾是谷旭梅的得意門生。當時,加娜爾和丈夫沒有穩定收入,靠四處打零工維持生活。谷旭梅讓加娜爾免費來店里學技術。一年后,谷旭梅出資3000元幫助加娜爾租房、購買開店的材料等。店開起來后,谷旭梅又動員自己的老客戶把活兒交給加娜爾做,自己則放下店里的生意,在加娜爾店里待了兩個月,直到加娜爾的生意走上正軌。如今,加娜爾帶出了20余名徒弟,丈夫也做起小本生意,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徒弟學成后開縫紉店缺資金,只要有能力,谷旭梅就會送去縫紉機,甚至連熨衣服的燙臺、剪刀、針線、墊肩輔料也一并送去。曲魯海鄉的依米奴爾學了手藝后,想經營一家民族服飾店,谷旭梅給她墊資1萬多元,幫她購置了電動縫紉機、繡花機等。
三十年來,谷旭梅在伊寧縣帶了300多名徒弟,有些徒弟在其他縣城還開了店。對于沒開店的徒弟,只要聯系到訂單,谷旭梅就會分給徒弟干,而手工費她從未賺取過一分,“訂單就是徒弟們的信心。”
愧疚和感動相伴
采訪中,谷旭梅對教授徒弟的經驗總能侃侃而談,然而每當提到丈夫與3個女兒時,谷旭梅卻欲言又止,“欠家人的太多了”。
從小學到初中,大女兒每天步行到兩公里外的學校上學,中午回家吃飯,一天來回得跑四趟。想起女兒小時候吃過的苦,谷旭梅特別愧疚:為什么就沒想到給天天走路上學的女兒買輛自行車呢?“我這媳婦就是個傻媳婦!”談到妻子,谷旭梅的丈夫丁勝利有些無奈地說到。然而,這么多年他卻默默支持著妻子的這份愛心事業。為了擴大縫紉店,招收更多的學徒,丈夫將家中耕地承包出去,拿著這些錢為縫紉店購置電動縫紉機,不僅如此,為了照顧家遠的學徒,丈夫還買了輛二手夏利車,專門接送大家。
谷旭梅心眼好、手巧,找她做衣服的人特別多,按道理這么多年來家里的生活條件應該不錯,但她把多數錢都花在了幫助徒弟身上,自己家住的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蓋的房子。到底幫了多少人?墊付了多少錢?十萬還是二十萬或者更多?谷旭梅自己也說不清。
今年2月26日,記者第二次見到谷旭梅時,她剛從學?;貋?,拿著做的校服樣品,一上午跑了四五所學校。谷旭梅說,自己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多接一些訂單,幫助更多農村婦女就業,改善她們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