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9年6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從10個方面提出了36條意見,這讓家政企業看到行業發展的希望,也更加堅定了發展的信心,同時一系列好消息也讓家政服務人員更加安心、讓雇主更加放心。在看到家政服務業發展前景的同時,供需矛盾突出、行業發展不規范、群眾滿意度不高、員工流動性大等制約服務業發展的現實難題,亟待得到政府重視扶持和有效解決。本文通過分析莆田市當前家政服務員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希望能推動莆田家政服務業的有序發展。
作者:莆田市婦女聯合會課題組 一、家政行業現狀及存在問題 根據調查顯示,目前全國家政服務業各類服務企業和網點近50萬家,從業人員1500多萬人,年營業額近1600億元。從家政服務企業規???,大部分企業營業額在50萬元左右,少數規模較大的企業年營業額已達1000萬元以上。莆田在冊家政企業約150家,個體工商戶400多家,從莆田城市體量來看,已經是具備了較大規模的從業隊伍。但從發展情況來,有一定影響力的家政企業不足10家,比如說鳳凰家政、亮莆清潔、佳樂美家政、雅潔家政、康貝兒家政、禧儷母嬰護理、閃電企鵝、夕陽紅養老護理等企業,這些企業在莆田立足時間較長,而且經營狀況也相對較好。當然,還有一些新生代家政企業在不斷壯大,比如家聯寶、三鼎螞蟻、安心緣等企業,應該算是后起之秀。不管是老牌的家政企業,還是新生代家政企業,在發展中都同樣遇到與行業共性的困難和問題。以莆田為例,綜合其他區域,家政服務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家政服務行業供需矛盾日漸突出 一是從市場需求來看,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能力不斷增強,加之新型城鎮化、人口老齡化和全面二孩政策落實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家政服務需求不斷提升,尤其是月嫂,所謂金牌月嫂甚至出現“一嫂難求”現象。根據58同城發布的家政市場報告顯示,90后雇用的家政服務類別數量最多,被稱為“最懶、最會享受”人群;80后對家政從業者要求最高,對形象氣質、文化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81.3%的70后認為家政服務在生活中必不可少。二是從市場供應來看,一方面是行業項目不足,家政服務雖說從傳統的保潔、照看孩子老人拓展到月嫂、病患陪護、保潔、家庭理財、營養配餐、居家養老、寵物服務等20多個門類、200多個項目,這些供應是因地制宜的,但對于中小城市而言,類似提升生活品質的家政服務,如收納整理、家庭理財、健康保健等項目為數不多,專業水平也不高;另一方面是行業企業不多,目前規?;髽I少,以莆田為例,莆田家政公司比較零星,且多數為個體工商戶,從事的項目多為保潔、搬家、保姆等簡單勞務型,育嬰師、家教、護理等知識技能型偏少,理財、管家等專家管理型更是少之又少。 (二)現有政策難以落地見效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對于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因意見比較宏觀,操作性不夠強,各地尚未結合實際出臺具體的實施細則,行業發展又不平衡,且受其他相關政策的制約,意見中的很多政策措施難以真正落實到位,家政企業在爭取政策時常常感到無奈。一是從行業發展來說,院校增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培育產教融合型家政企業等,推進力度較慢。二是從企業內部來看,涉及員工的社會保險繳納、培訓補助等因年齡原因往往享受不到政策優惠,家政職業特殊性造成其從業人員年齡相對偏大,尤其是從事保潔工作,基本上年齡都在45-55周歲左右,而在實施員工制家政企業過程中,繳納社保是一個重要條件,就出現了投保與年齡的矛盾,按照規定社保需繳滿15年才能領取退休金,但從業人員往往不愿意自己出錢補繳,50-55周歲年齡段的從業人員解決社保的問題就成了家政企業發展的難點,一定程度制約家政企業的發展。同時,超過50周歲的家政服務員提升技能培訓,也無法享受政府的培訓補助。以鳳凰家政為例,50周歲以上的阿姨占60%以上。在疫情期間,受實名登記年齡的約束,這些家政員都無法享受補助以及實名到公司名下。 (三)現有標準難以得到有效執行 由于各地家政機構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對已發布實施的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了解少,參照執行意識不強,標準執行落實難的現象還比較普遍,尤其是針對提升生活品質的家政服務,如母嬰護理、居家養老、家庭理財、營養配餐等服務,更需要有一整套標準化管理體系。從莆田來看,整個的服務標準化水平還比較低。目前全市僅鳳凰家政一家通過標準化試點驗收的企業,在推行標準化過程中也遇到諸多困難和問題,比如:員工素質、技能提升、硬軟件設施改善等都需要人力、資金投入,因此缺資金、缺員工、缺人才、缺技術等問題嚴重制約家政企業標準化進程,更多的家政不愿意涉入,所謂的標準自然就難以實現。 (四)法規體系不夠健全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條規定,家庭或者個人與家政服務人員之間的糾紛,不符合《勞動法》第2條規定的用工主體因服務或者提供勞務發生的糾紛,應當按照雇傭關系處理。家政服務人員不在《勞動合同法》的覆蓋范圍之內,出現糾紛無法可依,造成各方爭議糾紛頻發且協調難度大。 (五)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受企業規模實力制約,目前全國各地家政行業中具有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家政機構占極小,信息化普及率低,“家政+互聯網”的格局尚未形成,家政服務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亟待提升。 (六)經營模式和業態比較單一 從莆田乃至福建來看,家政企業多數是小規模,且多為個體工商戶,散兵游勇居多,骨干企業連鎖經營模式少,跨區域跨行業經營格局尚未形成,信息化、移動互聯、“家政+互聯網”新業態覆蓋面不廣。 (七)誠信體系欠缺 企業誠信檔案建設滯后,缺乏有效監管手段等問題是家庭服務業長期存在的難題,一些不規范的家政服務機構(包括家政企業、培訓機構、信息平臺等)和家政服務員隱瞞真實信息、弄虛作假、不按合同提供服務、不正當牟利,對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八)招工難問題比較普遍 一方面受傳統觀念影響,社會上對家政服務存在偏見,不把家政服務業作為正式職業對待,愿意從事家政服務業的人不多,尤其是沿海地區,因生活水平較高,真正愿意踏心從事家政的人偏少。另一方面,工資福利相對較差,使家政服務員缺乏健全保障機制,自身權益難以得到有效維護,同時,家政行業又是一項服務性很強、低利潤的行業,在給員工投保等保障也是低標準的,家政企業對就業的吸引力相對弱勢,出現季節性供需矛盾在所難免。尤其是在年終歲末,家政市場需求量成倍增長,加上外地來莆就業的家政員陸續回鄉,出現家政服務員一員難求的現象更加突出。 (九)推進員工制家政企業制度難度大 從家政行業發展現狀看,幾乎所有家政企業在現實經營中都采用中介制,即家政公司作為中介方與消費者和家政服務員簽訂三方合同,企業只從中收取中介費,這種經營模式導致員工制家政企業免征增值稅的政策在實際上形同虛設、難以落地。員工制之所以在家政行業推行難,成本高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這個高主要是體現在社會保障上。因為家政企業如采用員工制,企業要給家政服務人員辦理“五險”,企業自身難以消化這筆支出,如轉嫁給消費者則意味著家政服務的價格要在現有基礎上相應提高,消費者自然也不愿意承擔,這一矛盾直接造成了員工制家政服務模式難推行。此外,家政服務從業人員90%來自農村婦女,流動性大,參保類別五花八門,管理難度大,也加劇了員工制的實施難度。以莆田為例,全市目前實行員工制家政企業數量不超過3家。 (十)政府扶持力度不夠大 一是金融扶持,雖然《意見》中明確提出:開展家政服務“信易貸”試點,引導和鼓勵商業銀行在市場化和商業自愿的前提下為信用狀況良好且符合條件的家政企業提供無抵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但由于多數家政企業規模不大,在沒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銀行不敢輕易為對家政企業放貸,家政企業靠自身融資發展壯大十分困難。二是培訓扶持?!兑庖姟分忻鞔_提出:加大崗前培訓和“回爐”培訓工作力度。目前崗前培訓政府有給予一定的培訓補助,但年齡限定在45-50周歲,超過50周歲的家政服務員無法享受,而這類群體所占比例又是比較高的;各部門各自為陣組織培訓,造成培訓對象重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資源浪費。相對而言,政府對企業開展的“回爐”培訓則缺少補助,因為“回爐”培訓是必須的,員工又是帶薪參加的,這筆培訓經費對于家政企業來說也是一筆不菲的開支。三是產業扶持。從目前發展現狀來看,政府尚未真正把家政服務業作為產業來推動,在財力投入、人才培養、職業培訓、龍頭培育、行業規范等方面下的功夫還不多不夠,導致專業人才、龍頭企業少。 二、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家政服務業是一個“朝陽產業”。根據調查,全國5億多的城市居民有約70%對家政服務有需求,家政服務業蘊含著萬億級的消費市場,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有利于擴大就業,拉動消費,解決民生問題,且環保不污染環境,為各級政府所支持。因此,家政服務業發展前景和市場是極其廣闊的,也必將成為新一輪的投資熱點。 (一)鼓勵發展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 這是家政行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一是建議政府對實行員工制家政企業進行政策鼓勵,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五險)和參保雇主責任保險為員工投保意外傷害保險、職業責任保險的,按保費50%予以補助。二是建議政策放寬從業門檻,對女職工從業實名登記年齡從現在50周歲,放寬到55周歲。這樣有利于鼓勵發展員工制家政企業,也可吸引更多的人來從事家政服務業,可以緩解用工困難和解決員工后顧之憂。 (二)強化職業技能培訓 一要盡快推動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尤其是職業技術院校,給予相應的家政服務類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二要支持家政企業舉辦職業教育,把家政企業打造成校企合作示范項目,有關部門應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為家政服務業儲備家政從業人才,以保障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三要加大崗前培訓和“回爐”培訓支持力度,支持行業協會或家政企業開展家政企業經理人、管理人員及員工職業技能、企業管理、安全生產、職業道德、職業禮儀等免費培訓,對參訓人員達30人、80人及以上的,分別給予承辦單位適當的經費補助,其中對特殊情況下的線上培訓要在落實培訓補助政策時,放寬申報條件,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四要強化從業人員文化和技能培訓,培訓項目立體化,培訓內容多樣化,全面提升員工職業道德修養、文化素質和技能水平,推動家政服務社會化。 (三)鼓勵支持家政服務企業規范發展 一要開展全國、省、市級家政示范企業評選活動,評上全國、省、市級家政示范企業的,每家給予10萬元-50萬元的補助。二要注重選樹先進典型,工會、共青團、婦聯在表彰五一勞動獎章、五四青年獎章、三八紅旗手(集體)、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集體)、青年文明號等評選活動要向家政從業人員傾斜,對獲得上述獎勵家政從業人員,按照政策規定給予相關照顧。三要關心支持和扶持家庭服務業協會發展,在資金上要給予適當支持,確保協會正常運作,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四)著力培育家政服務品牌和龍頭企業 切實把家政服務業作為產業進行扶持發展。一要統一規劃,參照山東、淅江、河南等地做法,建立家政市場,集中管理、規范服務。二要借助國企優勢,發揮國企資金、資源等優勢,打造家政服務業集團,使之成為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領跑者”。三要重視培育2-3個具有區域引領和示范效應的龍頭企業,形成家政服務業市級知名品牌,對具備龍頭引領的家政服務企業,每個給予50萬的補助。 (五)加快家政管理體系建設 一是家政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全方位反映家政人員身份信息、從業履歷、服務評價、健康狀況、技能經驗等的檔案信息,增強消費者對服務提供方的認知,營造安全消費環境。二是家政企業信息化建設。多渠道搭建“互聯網+家政”平臺,讓服務更加便捷;加強社區示范服務站、連鎖門店建設,改善消費者的現場體驗感。三是家政行業標準化建設。對家政行業涉及的各個項目制定出臺相應的服務質量規范標準,推動一些知名企業牽頭制定系列企業標準,打造覆蓋質量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三大子體系的家政服務業標準化管理體系。 (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一是金融扶持,出臺相應的政策文件開展家政服務“信易貸”,為家政企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二是培訓扶持。按照《意見》要求,對企業員工的崗前培訓和“回爐”培訓給予經費補助。三是人才扶持,建議根據服務行業項目分成高、中、低人才,把家政服務業人才納入人才管理體系,并給予相應的政策待遇,提高家政從業人員的職業榮譽感和社會對家政服務業的職業認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