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代表: 你提出的《關于支持服務家庭教育的建議》收悉。經綜合市教育局意見,現答復如下: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人才培養的奠基工程。您提出“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要統籌社會資源,指導支持服務家庭教育”,并有針對性地提出2點對策建議,您的建議非常契合我們當前和今后工作重點。市婦聯積極參與“福建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立法調研,先后3次提出修改建議36條,積極推進《福建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落地實施,接受市人大家庭教育專題調研。大力支持和服務家庭教育,是我們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抓手,是服務美麗莆田、助力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 一、建議提出“多提供公益的家庭教育講座,或依托網絡優勢、成立家長學校,提供家長課堂”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系列重要論述精神,市婦聯、市教育局等8家單位聯合制定了《關于指導推進莆田市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年)》,并大力推動實施。以《莆田市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為抓手,將家庭教育納入“兒童與社會環境”領域加以落實,積極探索建立家庭、社會、學校三位一體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扎實推進家庭教育服務工作。至2019年底,我市建設家長學校1888家,年培訓45萬人次;其中學校家長學校1104個,建校率100%;社區家長學校796個,建校率82.06%;示范性家長學校比重達62.08%。自2018年起連續三年,每年創建20個市級示范性兒童之家和社區家長學校,市財政按每個2萬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已打造37個市級示范點。 抓家長學校陣地建設常態化。市婦聯、市教育局先后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莆田市社區家長學校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家校合作機制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建設的通知》、《莆田市中小學家長委員會設置與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制作印發《莆田市社區家長學校工作手冊》,健全和規范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學校建設。家長學校采取集中授課、現場討論及網絡教學、專題報告、咨詢答疑等多種方式,市婦聯、文明辦通過調研督導等方式確保社區家長學校做到“六個有”,即:有牌子、有固定場所、有組織機構、有活動制度、有活動計劃、有活動情況資料,每年至少組織2次家庭教育指導和2次家庭教育實踐活動。中小學家長學校授課時數全年不少于10學時,每學期至少組織1次家庭教育指導和1次家庭教育實踐活動,幼兒園家長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1次家庭教育指導和2次親子實踐活動,引導家長樹立正確教育理念,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效互動。 抓家庭教育服務隊伍建設。2019年,市婦聯聯合教育局、關工委一道發起,通過社會化招募、專業化選拔37人入選市家教講師團成員,并頒發聘書。2020年,組織本土優秀講師參加全省家庭教育宣講員風采大賽,4人入圍決賽。依托有關部門力量,建立由優秀教師、婦幼醫生、離退休干部和社會各界人士組成的理論研究、教育宣講、志愿者三支隊伍,在全市開展巡回宣講、理論研討、愛心援助等活動。依托市教師進修學院及各縣區教師進修學校,將家庭教育工作納入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學校骨干培訓內容,把家長學校教師培訓列入中小學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培訓項目。市婦聯、市教育局聯合舉辦以“提升人文素養 創新家校合作”為主題的第十期“莆田教育講壇”,對全市各中小學超4萬名教師進行培訓,創全省家庭教育之先河。 提供家庭教育講座定制服務。通過“菜單式”送課上門,每年開展家庭教育“百千萬”工程,邀請省家庭教育專家來莆,市、縣區、鄉鎮(街道)、社區(村)四級聯動深入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農村、部隊等地,根據各地各單位“點單”配送定制課堂。積極探索“婦聯+社工+志愿者”工作模式,在全省率先打造好家風宣傳及社區家長學校建設項目,并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推進落地實施。2020年,市婦聯購買實施莆陽好家風宣傳打造項目,挖掘、收集、整理、傳播莆田好家風,塑造本土家風品牌,通過“莆陽好家風”線上視頻課+樣板課,形成一支“能講、會講、愛講”的好家風宣講團隊;購買實施“莆陽好家風”暨《福建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宣講服務項目,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百場公益講座,目前已開辦線上講座5期,線下講座30場,11070人次受益。應莆田二中、五中需求,市婦聯專程邀請福師大心理學院副院長孟迎芳來莆舉辦《中學生家長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專場講座2場,1200多家長受益。 探索“互聯網+”家庭教育平臺建設,通過網站專欄、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校訊通、微課、微視頻等構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立體化平臺,加大了家庭教育的宣教力度。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充分利用市婦聯微信公眾號、學校公眾號、家長熱線、釘釘、家長學校線上課程、家長微信群等多種形式,積極推送家庭教育線上課程,開展線上家長會、家訪活動,加強家校聯動,指導家長科學開展家庭教育。各中小學建立以校長負總責,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為核心,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家長為后援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工作機制,今年春季學期復學期間,全市各中小學通過“告家長一封信”等形式,教育指導家長通過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共同完成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疏導。組織福建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福建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莆田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成員、全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制作了一批心理疏導公益微課(家長篇),引導家長正確開展心理疏導工作。 二、建議提出“引導家長轉變‘重智輕德’觀念,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要指導家長善于鼓勵孩子,多跟孩子溝通交流” 家長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是我們一直奮斗的目標。收到您的意見建議之后,我們依托網絡、創新社工服務模式、開展家庭文明主題活動,潛移默化引導家長弘揚好家風、傳承好家教、建設好家庭。 “云”服務助力疫情防控期間家庭教育指導。發揮市家教講師團作用,推出線上家庭教育、心理咨詢服務模塊。市婦聯聯合市廣播電視臺在FM937頻率推出疫情心理疏導互動節目《靜待花開》20期,為廣大聽眾進行線上心理疏導。發起“E起讀書吧”閱讀計劃和21天幸福打卡計劃,開設家庭教育微課堂88期,開辦家庭親子閱讀云分享會,組織父母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緩解焦慮情緒,吸引10萬多名群眾參與。 拓展家庭文明活動載體。常態化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開展“五好家庭”、“一鎮一孝廉”、“智慧父母親子教育”、“書香飄萬家”親子閱讀、“悅讀·家@萬家”、家庭教育微視頻評選、“家風點亮中國夢”、“百名校長、千名教師進社區訪家庭”、“把愛帶回家”寒假特別行動、“守護童年,牽手共成長”、“鄰里有她之愛我莆田,守護童年”等特色家庭教育活動500多場。今年,廣泛開展尋找“抗疫復產最美家庭”活動,認真挖掘、收集家庭參與戰“疫”的感人故事,推薦入選全國抗疫最美家庭1戶、省抗疫最美家庭212戶,選樹124戶市最美家庭,編發“抗疫復產˙家力量”系列微信,多篇被全國婦聯女性之聲、閩姐姐、《中國婦女》、《婚姻與家庭》雜志等采用,形成良好社會氛圍。打造莆陽家庭書院品牌,今年5月,成功舉辦“新婚夫婦、新手爸媽”培訓周,97人次參與。 基地建設示范引領。先后在人流量、影響力較大的蔡襄紀念園、江春霖故居、后黃社區、綬溪公園、埭頭黎嶺十八進士館等地,先后打造省、市家風家教實踐基地7個,在各級各類公共圖書館、農家(社區)書屋、實體書店、共享閱讀空間等地打造21個親子閱讀體驗基地,培育家庭親子閱讀推廣達人80人,發揮基地引領作用帶動家庭教育工作。聯合5家親子閱讀體驗基地,開展“莆陽家庭書院”親子閱讀系列體驗活動、“親子閱讀云分享”活動等,吸引萬余人參觀學習。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國事”。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監督指導下,家庭教育事業事關千家萬戶,更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保障。市婦聯、市教育局將繼續立足職能,加強協作,扎實推進《福建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的落地實施,共同抓好家庭教育規劃和《兒童發展綱要》任務落實,著重做好“四個一”工作:一是組織一輪專題學習宣傳。邀請《福建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宣講團成員來莆開展系列專題報告會,組建宣講團宣講,結合家庭教育“百千萬”工程、“莆陽好家風宣講”項目等,開展《條例》宣傳進機關、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掀起學習宣傳的熱潮。二是建立一個工作協調機制。推動建立莆田市家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吸納教育、公安等部門參與,明確各責任部門職責分工,一年召開2次會議,探討、解決家庭教育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三是培育一支專業人才隊伍。由婦聯和教育、人社等部門共同開展家庭教育講師資格認證,建立地方標準,開展家庭教育指導人才培訓,打造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每兩年開展家庭教育優秀論文評選,建設一支家庭教育指導師隊伍。四是開展一系列家庭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和相關單位互動,聯辦好第一個福建省家庭教育宣傳周,啟動家庭文化節,開展親子閱讀、家庭教育論壇、家庭理財知識講堂等專場活動。繼續推進家庭教育“百千萬”工程,繼續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專此答復,再次誠摯感謝您對家庭教育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加入我們家庭教育的團隊,歡迎您繼續關注婦女兒童發展事業并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領導署名:鄭麗萍 聯 系 人:林 艷 聯系電話:2296879
莆田市婦女聯合會 2020年5月27日
抄送:市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工作室、市人大社會工作委員會;荔城 區人大常委會。
莆田市婦女聯合會 2020年5月27日 |